2022全国两会声音:医保支持是推进癌症早筛早诊的加速器!

2022-03-15


早筛早诊再次成两会关键词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是癌症防治的重要突破口


早筛网讯: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发布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报告指出:“要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

会议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癌症防治”与”早筛早诊”提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等纷纷建议“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癌症防治的关键,要加快推行癌症早筛早诊”。

于金明院士表示:早期癌症患者发现后,通过早期治疗手术或者做立体放疗就可以治愈,病人免去了后面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痛苦。

早筛早诊的目的是为了早干预,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癌症并及时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在整体上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和国家因癌症带来的沉重负担。

我国癌症呈

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早癌检出率低的态势

癌症防治任重道远


受医疗水平、饮食习惯、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限制,我国癌症新发病例以及死亡人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21CC中国癌症早筛趋势报告(2021)》指出,目前我国早期癌症检出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以胃癌为例,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数和死亡数的44%和48%,而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仅为10%,远低于日本的70%和韩国的50%。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提出:“要加快推行癌症的早筛早诊早治,借鉴国内外成熟的癌症筛查经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癌症“三早”体系。

1975年到2016年,美国由于早期筛查技术的广泛应用,消化道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实现大幅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降低近40%、死亡率下降51%。早筛早诊是癌症防治的有效手段。

推行癌症早筛早检十分必要

完善医保等相关政策配套支持是关键


患者自费进行癌症早检的经济负担是导致癌症早筛早诊覆盖率和普及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导致很多癌症病人发现即晚期,治疗费用高昂、治愈率很低、整体经济负担沉重。临床数据显示,癌症早期发现与即时治疗与晚期发现再作治疗,医疗收费相差巨大。

对此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于金明建议:将肿瘤筛查纳入医保,抓住癌症治疗关键期。

全国政协委员花亚伟在提案中表示:“要加快癌症早筛类创新医疗器械和检测产品的审评审批认证。同时,将癌症早筛项目和产品纳入医保或商业保险支付目录,特别把高危人群每年定期参加的防癌筛查纳入门诊医保支付范围,让更多群众筛得上、筛得起,提高早诊早治率。

近年来,为提升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我国政府大力推行癌症早筛早诊,特别是针对消化道癌症等高发癌种,逐步完善其配套保障政策支持,各地医保局正在积极探索将癌症早筛早诊项目纳入医保,以消化道癌症早筛早诊为代表的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项目陆续获得多地医保认可。

博尔诚癌症早检产品

连年纳入多地医保

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助力癌症早筛早诊


2020年,福建省将血液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肠癌项目(博尔诚旗下思博定®)纳入医保,开启我国肠癌早筛早检纳入医保的先河。

2021年,北京市医保局将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正式纳入甲类医保服务项目及甲类工伤保险项目,博尔诚旗下产品,包括肠癌早检产品(思博定®——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胃癌早检产品(思博卫®——RNF180/ 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均属其中,受检者可全额报销检测费用。

2022年,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医保支付目录新增48项诊疗项目博尔诚产品(思博定®)肠癌早检项目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位列其中,成为肠癌早筛早检领域本次唯一新增诊疗项目。


据悉,自创立以来,博尔诚一直深耕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等重大疾病早诊早干预领域,致力于为大众提供早期、精准、安全、依从性好、适用范围广的重大疾病早诊早干预产品和服务。基于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优势,博尔诚也在持续布局其他癌症早检早诊领域,坚守“让更多的人远离癌症、远离重大疾病”的使命,秉承“引领重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造福天下百姓”的愿景,积极拓展重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领域更广泛的应用。公司储备了丰富产品管线,在研产品包括食管癌、NGS多癌筛查、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早诊治项目等,致力于为市场不断提供质量保障、权威认证、性价比更优、用户满意、医保可覆盖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