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过去以为医学的目的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但这不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医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健康。” 7月10日,第二届江西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第七次学术会议在赣州顺利召开。会上,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与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郭清教授指出,健康管理应当践行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健康管理要落到实处,必需通过“健康管理的三早”,即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实现。“健康管理的三早”是健康管理学科特有的内涵。
在这场首次以癌症早筛为主题的健康管理年会上,多名全国健康管理权威专家针对各高发癌种的适宜筛查技术开展学术研讨。在癌症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癌症早筛已成为健康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根本措施。健康管理应在无症状人群中,在癌前病变阶段尽早发现癌症风险信号,通过早期干预来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会议首设“胃肠道肿瘤早诊早筛技术”培训班,旨在基层普及、推广、规范管理胃肠道肿瘤的适宜技术,尤其是“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获数名专家认可并推荐。
江西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七次学术会议专家合影
郭清教授介绍说,“治未病”是我们国家传承到现在两千多年的理念,用现代语言说就是“防”大于“治”,我们国家从建国到现在,一直在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方针历经四次重大调整,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预防为主”。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最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防控形势严峻,仍然要强调“防”大于“治”。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与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郭清
因此,相对临床医学中的“三早”(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健康管理中提出的“三早”(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更注重癌症早筛。通过早筛可以检出风险人群,并针对风险人群进行健康评估、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应干预,推动预防关口前移。
湖北省健康管理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唐世琪表示,世界著名肿瘤基因专家 Bert Vogelstei提出“唯一确信可以减少癌症的办法是筛查和改变生活习惯”。以结直肠癌为例,美国结直肠癌早诊率达30%以上,而中国只接近10%。因此,美国政府的肿瘤防控成果归功于健康管理中的三级预防。其中,一级预防中“改善生活习惯”可达到35%的防癌效果,二级预防中“筛查带来的早期诊断”可达到53%的效果,三级预防“更好的治疗方式”仅起到12%的防控作用。此外,相关研究表明约63%的结直肠癌导致的死亡是由于未进行肠癌筛查。
湖北省健康管理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唐世琪
本次会议特设胃肠道肿瘤早诊早筛技术培训班。郭清教授介绍说,肿瘤涉及到很多重大疾病,必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这次主要涉及胃肠道筛查,开展技术培训,结合国家技术医学教育的项目,推进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普及。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江西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黄红卫表示,尽管胃肠道肿瘤在我国高发,但消化道的诊疗技术一直走在前沿,尤其是筛查技术综合应用,优化最佳筛查路径等,都充分实现效益最大化。以结直肠癌为例,有粪便隐血试验、结直肠镜、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等方法,可提前发现癌前病变。因此,在基层普及、推广、规范管理胃肠道肿瘤的适宜技术有重要临床价值。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江西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黄红卫
最佳筛查路径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结直肠癌是一个非常适合筛查的癌症,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推荐筛查的癌症种类里面,只有结直肠癌和宫颈癌是A类推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群指出,尽管肠镜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但肠镜的筛查还解决不了国内的肠癌问题。因为我国肠镜资源非常紧张。根据相关指南,我国40-74岁的人群是推荐进行肠癌筛查的人群,这部分人有6.3亿,但是我国肠镜每年开展的数量还不到1000万,如果按照2019年肠镜开展例数950万例来计算,我国就算用全部肠镜资源做筛查,也需要66年才能完成。
因此,对于肠癌的筛查来说,选择适宜的技术,综合应用多项不同技术,达到最少的成本和最大的获益是合适的路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中国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群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采用两步法进行肠癌筛查。即通过风险评分、问卷和/或常用初筛技术(如FIT、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可以筛选出高危人群。初筛阳性者为高危人群,肠癌及癌前病变风险升高,需要肠镜确诊。初筛无阳性者,为非高危人群,风险相对较低,采用多轮非侵入性筛查和随访策略,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和路径
筛查方案还需要获得受检者认同,提高筛查的依从性。对此,张群认为,好的筛查方法需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筛查技术准确性;二是操作简便;三是较高的阴性预测值,防漏检;四是从事健康管理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能够引导受检者做筛查。
除了结直肠癌外,本次会议聚焦肺癌、食管癌、胃癌、宫颈癌等高发癌症的筛查技术及推广应用。
此外,本次会议在7月11日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健康管理进农村”的义诊活动,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山东、四川、浙江、南昌、赣州等近二十家医院的知名专家在潭头村开展大型健康公益服务活动,包括健康体检、 义诊、科普讲座。
“我为群众办实事,健康管理进农村”活动专家合影
中华健康管理医学教育学院院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教授(左七)参加“我为群众办实事,健康管理进农村”活动
作为会议协办方,诺辉健康在活动中捐赠出数百份居家自检的便隐血(FIT)检测产品——噗噗管®,关爱革命老区居民肠道健康。
诺辉健康关爱革命老区居民肠道健康
诺辉健康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高发癌症的居家早筛,是中国癌症筛查市场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公司旨在推进癌症筛查技术的创新,并加速癌症筛查技术在中国的普及,积极支持学术交流和筛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