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肝炎日丨阻遏肝癌,攻其要害,只争朝夕!—《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成人肝癌筛查与监测》项目正式启动

国际肝病
2021-07-27

早筛网讯:2021年7月28日是第11个世界肝炎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时不我待(HEP CAN’T WAIT)![1]。7月25日,在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指导下,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围绕主题“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举办了2021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促进消除肝炎行动,掀起全社会共抗肝炎的热潮。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张梅颖、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国家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线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常务副理事长杨希忠、肝炎防治宣传大使蔡国庆、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秘书长郝春彭、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和在京专家及来自全国的300余名医疗卫生人员、医疗企业代表、媒体出席了此次活动。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张梅颖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杨希忠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若未及时治疗,则可能会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癌。我国肝癌80%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我国肝癌五年生存率仅为14.1%[2,3]。为号召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关注病毒性肝炎人群,了解其危害,积极主动地做好肝癌高风险人群的肝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工作,本刊特邀请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杨希忠常务副理事长进行了深度访谈。杨希忠常务副理事长在采访中指出:现阶段大力普及推广对肝癌高危人群,尤其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成人的早期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进而提高我国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肝癌,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关注HBsAg阳性人群



肝癌是全世界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我国肝癌患者人群占全世界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肝癌大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2020年12月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4],2020年中国新发肝癌病例41万,肝癌死亡病例39.1万,分别占全球的45.3%和47.1%


我国《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指出[2],我国肝癌主要风险人群包括:HB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


我国肝癌80%由HBV感染引起,虽然我国乙肝已降至中等流行水平,但是HBsAg携带人数还是最多的,增量虽然减少了,但存量依然很大。2019年最新的报告[5]显示,我国HBsAg流行率为5%~6%,估计约7000万例。Polaris观察协作组根据数学模型测算,HBsAg流行率为6.1%,约8600万例,占到全世界3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HBsAg阳性即代表存在HBV感染,即为肝癌的高危人群,而肝功能ALT水平正常、HBV DNA低于2000 IU/mL并不说明没有肝癌风险。有研究表明,ALT正常的HBV感染人群中有较高比例存在组织学改变和疾病进展风险


杨希忠常务副理事长表示,HBV感染者是我国肝癌主要高风险人群,其直观临床特征是HBsAg阳性,无论肝功能ALT是否正常、病毒载量HBV DNA是否低水平,均有进展为肝癌的可能。2021年4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牵头发起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成人肝癌筛查与监测》共识的撰写,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当中。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的带领下,全国来自感染科、肝病科、普外科和肿瘤科等37位临床专家共同参与,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成人肝癌筛查与监测》为核心,撰写专家共识,提供权威指导性建议。通过专家论证,编写培训材料,后续将于全国举办区域、城市、科室培训会150余场,覆盖培训医生3600余人。这是一项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肝癌早筛工作的重要内容,旨在聚焦肝癌高危人群——HBsAg阳性患者,推动我国肝病防治事业,助力肝癌早筛早诊,提高我国肝癌患者生存率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常务副理事长 杨希忠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公益项目进展情况报告



应检尽检,应治尽治——让肝癌可防可控



杨希忠常务副理事长介绍,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是肝癌发生的重要演变过程,也是大多数HBsAg阳性患者进一步恶变成肝癌的必由之路。积极地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阻断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还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即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肝癌的发生。而针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监控,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是临床“治愈”肝癌的关键


在抗病毒治疗方面,对于ALT正常的血清HBV感染人群,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明确扩大了其治疗指征[10],指出有下列情况的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减少该部分人群的疾病进展、肝癌及死亡风险:①肝组织学检查提示显著炎症和 (或) 纤维化 [G≥2 和(或)S≥2](A1)。② 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乙型肝炎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 岁 (B1)。③ ALT 持续正常、年龄> 30 岁者,建议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检查或肝组织学检查,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A1)。④ HBV 相关肝外表现 (如 HBV 相关肾小球肾炎等) (B1)。


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筛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更多的早期肝癌,使患者能够获得手术治愈机会。这也是提高我国肝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关键所在。当前,尽管治疗肝癌的手段众多(如手术切除、局部消融、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放射治疗、系统药物治疗等),但仅有手术切除是能够治愈肝癌的主要根治方法。早期肝癌由于肿块局限、没有周边血管侵犯,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可以高达70%以上[11]。然而,临床上大多数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


一项荟萃分析纳入3996例接受肝切除术和4424例接受射频消融的早期肝癌患者,旨在考察两种根治性疗法用于早期肝癌的疗效。结果表明,无论消融或肝切除,肿瘤直径≤2 cm的3年生存率、3年无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直径≥3 cm的患者,且诊断的延迟使病灶导致治疗失败率和复发率的增加[12]。


然而,在谈及我国肝癌早期筛查的现状时,杨希忠常务副理事长表示形式却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仅有23.2%[11]。究其原因,其一是公众对于肝癌早期筛查的认识度不够,我们仍需要加强社会层面的推广和宣传公众。其二是现有技术存在不足,超声检查是目前公认的重要的肝癌筛查手段,但是超声对于肝癌的诊断存在局限性,容易受到操作者个人水平的影响,同时有结节性肝硬化基础的患者中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另一方面,血清标志物在HCC早期诊断中同样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常用的有甲胎蛋白(AFP)。然而,AFP检测对肝癌的诊断存在不足,临床实践中有超过30%的肝癌患者AFP水平正常或仅轻度升高,尤其是早期肝癌和小肝癌患者。其三是部分检测技术由于自身原因难于推广,例如病理组织活检,它虽然真实可靠,可谓为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对患者而言创伤性大,多产生畏惧心理。增强CT和MRI作为临床诊断具有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的特点,有助于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和后续治疗的选择,但是该两项检查费用高、不够便利、可及性低,无法真正做到广泛人群的覆盖。


2021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嘉宾合影



液体活检技术M2P-HCC,早期筛查可做到更全面、更精准!



杨希忠常务副理事长介绍到,液体活检是近年来在肿瘤检测和辅助治疗中发展而来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它兼具取样无创、前瞻、即时、灵敏等特点,对于早期肿瘤的筛查和诊断、药物疗效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有关肝癌的新型分子标志物方面,也涌现出相较于血清AF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例如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TC)、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一种同时覆盖HCC特异性靶基因甲基化、高发体细胞突变及AFP、DCP等综合性指标的多组学液体活检技术M2P-HCC(Methylation,Mutation and Protein),检测三个层面的多项指标,实现评估维度更全面,提升检测结果灵敏度,更有效预测受检者当下患有HCC的可能性。如结果阳性或预警,进一步影像诊断,实现肝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从而进行早期治疗。


2019年3月,PNAS杂志发表了采用M2P-HCC技术,针对无症状HBV阳性及社区人群进行肝癌早期筛查的首个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13]。该项研究成果被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所引用[14]。2020年9月,M2P-HCC技术凭借此项研究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证。截至2021年2月,泛生子公司完成了对1,615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随访[14]。数据显示,M2P-HCC实现了88%的灵敏度与93%的特异性,然而,根据荟萃分析,血清AFP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对于早期肝癌的检测灵敏度仅63%[15],M2P-HCC可有效实现灵敏度25个百分点的提升。


杨希忠常务副理事长表示,M2P-HCC技术作为液体活检的代表,其检测灵敏、操作无创、经济高效,仅需抽取10 ml血液进行筛查,这对于我国进一步普及推广肝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此特别感谢参与本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成人肝癌筛查与监测》项目的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https://www.who.int/news-room/events/detail/2021/07/28/default-calendar/world-hepatitis-day-2021

2.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

3.Zeng H, et al. Lancet Glob Health. 2018 May;6(5):e555-e567

4.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Liver Source: Globocan 2020[EB/OL].

5.Xiao J, et al. J Hepatol. 2019;71(1):212-221.

6.Wang et al.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6;50:790–796

7.Gui et al J Viral Hepat. 2010;17(Suppl. 1):44-50

8.Wong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8, 103(12): 3071-3081.

9.Tai et al. Hepatology, 2009, 49(6): 1859-1867.

10.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

11.2020 CSCO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

12.Cucchetti A, et al. J Hepatol. 2013 Aug;59(2):300-7

13.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9 Mar 26;116(13):6308-6312.

14.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_

15.<https://mp.weixin.qq.com/s/D5J2d8bgbHcxdPWkZZCRVg>

16.Tzartzeva K,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8 May;154(6):1706-1718.e1


来源:国际肝病网



关于泛生子




泛生子(纳斯达克代码:GTH)是全球前沿的癌症精准医疗公司,专注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癌症早期筛查、用药指导、预后监测、肿瘤新药研发服务等覆盖癌症全周期的产品与服务,致力于将创新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与癌症相关的诊断、治疗,最终战胜癌症。




2021年十月,首届世界肿瘤早筛大会将邀请来自全球的肿瘤早筛早检领域的产学研资医政媒各界代表分享肿瘤早筛技术和产业前沿,敬请关注。欢迎各方资源与组委会联系沟通合作(何老师13560173890;陈老师15013078898)。






为促进行业交流,早筛网建立了“癌症早筛行业交流群”,有意加入的读者可扫码添加管理员微信,请备注“姓名-单位-职位-城市”


有意加入“早筛行业通讯录”可扫描以下二维码: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