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56岁的男性军官,转业到汕头某局工作,平时很注重锻炼,身体素质很好。某一天下午他突感左下腹痛,到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处理好疼痛后,医生建议结肠镜检查,担心疾病潜在风险,给他开了结肠镜检查单。然而,他说不用做,身体很好,怕肠镜检查痛苦。7个月后腹痛再次发作,进行CT和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癌T4期。耽误了宝贵的7个月时间!
这位退伍军官对健康意识存在几个误区:(1)56岁已经是结直肠癌高发年龄段,本就应该做结直肠筛查;(2)腹痛是结直肠癌的危险信号;不可忽视和大意;(3)早期癌症通常无症状,一般人难以凭感觉判断,不要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盲目自信;(4)肠镜检查虽然会造成一定的痛苦,但是一般都是可以耐受的,没有那么可怕。而且现在无痛肠镜已经非常成熟了,也很安全,基本没有痛苦。另外,现在有无创的结直肠癌筛查手段,根本不用担心痛苦的问题。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陈维荣教授在接受早筛网专访的时候列举了一个印象深刻的例子,以此唤醒更多的民众要提高结直肠癌筛查意识。陈维荣教授微笑道:“我自己都做过两次无痛胃肠镜检查,做完半个小时后,我就进入手术室给病人做手术了。”陈维荣希望以这样的亲身经历让大家明白,早期筛查是远离结直肠癌的“关键”。
作为普通外科医生,陈维荣教授需要经常给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治,非常明白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也很乐意分享更多关于结直肠癌的科普知识,他认为落实国家提出的重大疾病防治行动和守护人民的健康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就癌症防治工作的深入探讨和实践,早筛网专访了陈维荣教授。
陈维荣教授:从医学上,肠包括小肠和大肠,成年人大肠一般全长约150厘米,又分为结肠和直肠,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小肠较少发生癌变,我们通常所说的肠癌主要指结肠癌和直肠癌,也统称为结直肠癌或大肠癌。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①大便带血;②大便习惯改变;③腹痛、腹胀;④腹部包块;⑤消瘦和贫血等。但是,这些症状非肠癌特有,消化道其它疾病也可能出现这些临床表现。所以,如果有以上症状,应该尽早做肠癌检查,以明确诊断或排除肠癌。这里要说明一点:早期肠癌一般没有症状,只有通过筛查才能发现。陈维荣教授:有以下任何一项者,应列为高风险人群:①一级亲属有肠癌病史(父母、兄弟姐妹、子女);②本人有癌症病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③本人有肠息肉病史;④有以下六种表现的两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或者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精神创伤史。筛查的金标准是结肠镜,发现病变可以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从而确诊,也可以对小的病灶进行治疗。其他初步筛查手段有:①大便隐血试验;②大便基因检测(粪便DNA);③抽血查癌胚抗原;④钡剂灌肠;⑤肠道超声检查;⑥CT检查。初步筛查为阳性,也不一定是肠癌,这时候一定要做结肠镜检查来确诊。如果发现息肉就镜下切除,如果发现肠癌就及时治疗,如果没有发现明显问题,受检者就更放心,以后继续观察即可。早筛网:遗传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有哪些不同的临床表现?
陈维荣教授:遗传性息肉病即为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在肠镜下可见肠道出现数目多于100颗的息肉,其有几个特点:(1)遗传概率高,约为50%;(2)发病年龄早,多发生于15岁左右的青少年;(3)癌变机率非常高,如果到了40岁,几乎100%发生癌变,所以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4)主要症状为大便带血或粘液。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又叫林奇综合征,其特征是:(1)由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引起的;(2)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不仅容易引起肠癌,还容易发生机体其它部位的癌症,如子宫内膜癌、胃癌、卵巢癌、肝胆癌、脑癌、皮肤癌等,因此,除了监测可能发生肠癌以外,还要经常检查机体其他部位可能出现的癌肿,如胃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等;(3)临床表现和一般的肠癌差不多,如便血、大便习惯的改变、腹痛等;(4)发病年龄虽然比一般的肠癌早,但比遗传性息肉病性肠癌晚,约为45岁左右,因此,林奇综合征患者的亲属应该更早开始密集的结肠镜检查,一般从20-25岁开始,每1-2年结肠镜检查一次,35岁以后每年一次,并切除发现的肠腺瘤。陈维荣教授:早期肠癌、中期肠癌和晚期肠癌,实际上是通俗的叫法,我们在医学上通用国际抗癌联盟的“TNM”分类法,将肠癌分为四期(Ⅰ、Ⅱ、Ⅲ、Ⅳ)。一般来说,Ⅰ期相当于早期,Ⅱ期和Ⅲ期相当于中期,Ⅳ期相当于晚期。早期肠癌大部分都可以在肠镜下切除干净就可以了,而且不用辅助化疗和放疗。中期肠癌必须剖腹或者采用腹腔镜,实行肠癌根治术,也就是包括肠癌在内的肠段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必要的时候还要辅助化疗甚至放疗,而且治疗效果比早期肠癌的差得多。这也是目前我们国家肠癌的治疗效果比西方发达国家逊色的原因之一,因为美国癌症筛查工作起步早,做得也比较好,发现的早期肠癌比较多,而我们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临床上发现的大部分都是中晚期肠癌。早筛网:从肠道息肉到肠癌有很长一段时间,民众该怎样利用好这个窗口期?
陈维荣教授:医学上已经有一个公认的肠癌癌变模式图:正常上皮→增生性腺瘤→早期腺瘤→中期腺瘤→晚期腺瘤→肠癌。这癌变过程有8-15年,90%的肠癌都经历了这过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完全利用好8-15年的这个窗口期,及时消灭掉存在的肠道腺瘤,就可以消灭90%的肠癌。那么我们怎么利用好这个关键的窗口期呢?
我建议40岁以后的人要特别注意大便的情况:(1)大便带血,这容易和痔疮混淆,肠肿瘤出血混杂于大便,呈暗红色,而痔疮是便后滴血,血色鲜红;(2)大便习惯的改变,可有大便时间和次数的改变,或者是出现便秘、不明原因的腹泻等症状,尤其是便秘和腹泻交替反复出现,并伴有腹痛;(3)大便形状的改变:肿瘤压迫粪便,大便形状就会变细,或者是出现扁形,中间有凹槽,有时还会出现血痕。另外,我建议通过早期筛查的方式来预防结直肠癌。如果家族中有遗传病史需要定期检查,一级亲属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家族成员,10岁左右就要开始定期检查结肠镜,一级亲属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肠癌的家族成员,20-25岁开始定期结肠镜检查。一般人群可从50岁开始(随着肠癌年轻化趋势明显,美国建议45岁开始肠癌检查)进行肠癌筛查。
陈维荣教授:广东省是肠癌的高发区,我国的肠癌总体发病率为28/10万,广东省的肠癌发生率达到了45/10万。粤东地区的发病率和全省的差不多,但是粤东地区肠癌的发生有4个特点:(1)发病的年龄较高,我国肠癌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0-58岁,而粤东地区为61岁;(2)结肠癌比直肠癌多,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比率达到1.3/1,而全国的肠癌的发生中,60%为直肠癌;(3)右半结肠癌的发生率较高,达到28%,而全国这个比例只有20%左右;(4)早、中期病人比例较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粤东地区肠癌的发生可能呈现两个趋势:(1)上述4个发病特点可能会更加明显; (2)从发病率来讲,会有一个逐年增加到缓慢下降的过程。早筛网:肠癌的发病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您认为粤东地区饮食习惯方面对肠癌有什么影响?对老百姓预防肠癌,您有什么建议?陈维荣教授:肠癌是可防可治癌肿,其发生是由饮食生活习惯、所处环境、遗传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饮食因素是肠癌发病主要的致病原因。“三高一低”的饮食,也就是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低纤维的饮食是公认的肠癌致病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高脂饮食、摄入过多的动物蛋白特别是红肉过多,是肠癌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红肉是营养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按照肉类在做熟前的颜色来区分的。美国癌症协会也明确把限制红肉的摄入作为预防癌症的建议之一。另外也有专家研究认为,烫食、腌制食物、烧烤熏制品等和癌症的发生也有关系。
粤东地区潮汕菜闻名天下,潮汕牛肉火锅、功夫茶、各种菜脯、橄榄菜、肉脯肉松、牛肉丸等都是潮汕的特色。美食面前,也要适可而止。为预防肠癌,我提几条建议:(1)限制红肉的摄入量,我们可以吃牛肉火锅,但要控制好吃的量和次数;(2)不要吃过烫的食物,喝功夫茶和吃火锅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热度;(3)控制食用腌制食品和熏制食品;(4)尽量少吃加工的肉制品,这也是美国癌症协会提倡的防癌建议,比如火腿肠、肉脯肉松等,(5)提倡高纤维素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总之,要注意膳食平衡,不要偏食,要控制好摄入量和食用方法。早筛网:结合您的临床实践体会,您认为肠癌早期筛查对肠癌防治的价值体现在那方面?陈维荣教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预防方面的价值,尽早发现肠道息肉并及时切除,将癌前病变消灭在摇篮中;(2)治疗方面的价值,通过早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肠癌,Ⅰ期肠癌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大部分可以完全治愈,治疗过程简单且费用也较少。如果等到出现腹痛、便血、腹部包块等症状再去结肠镜检查发现肠癌,一般多是Ⅲ、Ⅳ期,治疗效果不理想,Ⅳ期肠癌五年生存率只有10%。而且除了手术以外,还要化疗、放疗等,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治疗过程还很痛苦。所以,越早发现癌前病变,治疗越简单,费用越少,效果越好。早期筛查对发现Ⅰ期肠癌非常重要。早筛网:国务院近期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强调了县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建设试点,您对基层肠癌防治有什么建议?陈维荣教授:2021年6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这个通知,强调了县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建设试点,这对癌症筛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我有几点建议:(1)筛查工作要落实到部门,由疾病控制中心负责,还是县医院负责,亦或是其它医疗部门负责;(2)要落实任务,必须明确人群筛查范围、哪个年龄段、高危群体怎么处理;(3)要落实经费,人群到医院检查的费用必须免费或者纳入医保,因为在筛查初期,人们的认知不足,如果还要考虑费用的问题,筛查工作开展起来难度就比较大。(4)精准筛查,对高危人群、高发地区,不能坐等百姓上门,要深入到社区、深入到乡村开展工作;(5)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癌意识,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和筛查工作结合起来做,只要人们防癌意识提高了,筛查工作就容易做,更有利于实现癌症的早诊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