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超明教授:打通肠癌从筛查到诊疗的绿色通道

ZAODX
2021-11-11




唐超明 教授

清远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外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医科大学消化病研究所副所长

清远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清远市人民医院消化中心主任、普外科主任

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副主席

中华医学会广东省胃肠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医学会肥胖与代谢病分会常务委员

清远市第五类紧缺高层次人才





近年来医院肠癌的筛查情况怎么样?

2017年医院引进了肠癌基因检测技术,是全国第二家引进此技术的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肠癌早筛项目。近两年,医院承接了广东省的肠癌早筛项目,完成每年1000例筛查。现在还与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合作了万人社区筛查项目,医院承担其中的3000例。除了国家级、省级合作项目,平时还与各社区医院、慢病防控中心进行合作,形成了一个“医院-政府-企业”多方合作网络

近些年,得益于肠癌筛查工作的持续推进和科技的支持,我院肠癌治愈率从20年前的30%左右翻了一番,达到60%以上;肠癌早癌诊断率从原来约5%,明显提高到12%。目前医院仍有因上述国家和企业资助的项目:免费筛查,其名额正在开放给广大市民。



医院如何引导更多民众参与肠道肿瘤早筛?


一是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和公益科技大讲坛的宣传。二是与县医院、特别是通过慢病防治网络与社区医院合作,深入传播到每一位广大农村群众,真正触及最为广泛的基层百姓,让百姓了解到癌症筛查的服务流程和获益之处,提高百姓的筛查意识,将筛查项目落到实处。三是门诊加强宣教和积极推广实施。



您作为医院消化中心主任 ,您如何调度消化内/外科室参与结直肠的筛查与诊疗工作? 两科室配合打通肠癌筛查到肠癌诊疗的绿色通道有何意义?

清远市还有很多老百姓筛查出癌症后不积极治疗,甚至会放弃治疗。因为他们过去的经验是发现的癌症往往是晚期,是绝症,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晚期病人化疗的过程非常痛苦而疗效有限。所以,很多病人就这样回家,恐惧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现在,我院积极推广肠癌的早筛早诊。目前,医院承担了包括广东省癌症中心的肠癌筛查项目在内的许多筛查项目,使肠癌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消化道的癌症属于慢性病,其早筛早诊往往需要内科、外科的人员共同完成,我们着力打通了消化内科和普外科两科室的通道。我主要是把两科室的工作职能整合起来——消化门诊不分内外科,持续地进行肠癌筛查的科普宣传和技术推广,增强百姓的筛查意识和接受度;充分利用免费筛查的项目,建议40岁以上人群进行早癌筛查;筛查出来的高危人群去消化内科做内镜检查,出现阳性结果后,胃肠外科高年资医师立即来门诊会诊,并全程协调安排住院诊治。
举个例子,患者肠癌筛查发现是阳性,我们送病人到消化内科行内镜检查。内镜结果显示阳性,内科医生必须立即通知外科高年资医师来内镜室会诊、主动找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告知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案,作进一步治疗。所以,两科室打通,达到更及时告知患者病情的目的,包括交代入院手续的办理等细节问题,提供一站式服务,进而打通肠癌从筛查到诊疗的绿色通道



医院在2017年率先(全国第二家)引入肠癌筛查创新技术,您认为医院在这方面走在前沿的原因是什么?

医院能够率先引入肠癌筛查新技术并走在前沿,我认为主要有三大方面原因。

第一,领导重视。大肠癌是广东省排名靠前的高发病,我们医院的周海波院长等院领导和消化病专家非常关注大肠癌的早筛早诊,重视国际前沿临床新技术的获取和实际推广应用。

第二,百姓接受。相较于传统技术,无创的肠癌筛查技术更容易被百姓接受和欢迎,也能达到较好的筛查效果。这种有益于全民健康的创新技术能够使患者免去了有创检查的痛苦。

第三,资金支持。资金的支持是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除了院内基金,我们医院还获得了肠癌万人社区筛查项目的资助。


您所在医院的肠癌筛查路径是怎样的?医院通过长安心人类肠癌SDC2粪便基因检测试剂开展肠癌筛查,筛查模式是怎样的?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筛查模式?该模式是否可复制到其他基层地区?

肠癌的筛查路径是初筛和精筛相结合。初筛,一是机会性筛查;二是普查,通常可通过大便潜血试验对患者的初步检查来初步判断。精筛——使用较为简单的粪便基因检测方法进行筛查。若检测为阳性,再进行内镜和病理学检查。粪便基因检测具有无创便捷、检出率高等特点,基于此,医院把它作为一种首选的筛查项目。
有组织有计划地筛查,可通过积极争取相关资助项目广泛开展肠癌筛查项目。上述技术和模式简单高效易于推广、方便基层地区广泛开展。

这种筛查模式若要推广开来,政府、资金和技术的支持缺一不可。单纯靠医护人员到社区做肠癌筛查宣传,效率较低。现在国家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慢病防治网络,与社区联系紧密,能更好地连接百姓,这是政府层面的支持;原先医院使用粪便隐血试验筛查肠癌,精确度不足。现在采用人类肠癌SDC2粪便基因检测的方法,检测性能上更优。医院与政府合作开展筛查项目,如消化道肿瘤的早防早治项目,有相应的政府资金支持。肠癌筛查要深入基层,走近百姓,真正让百姓获益。


普外科目前采用了哪些新的微创技术?对肠癌患者的诊疗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医院普外科对腹腔内脏器的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比例已高达95%。因为微创手术切口小,手术创伤轻微,患者恢复快,痛苦少。除非肿瘤过于巨大,医院大肠癌手术基本是全部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现在,本专业成为广东省重点专科近十年。



有没有一些结直肠癌患者在筛查和诊疗过程中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享我一位三十多岁朋友的例子。在一次聊天中,他告诉我,近期大便有所改变,不成形、大便稀溏。近两周常有轻微腹痛,持续了半个多月,没吃药,也不缓解。我跟他讲,胃肠道有自我修复能力,但他的情况长期未能缓解,考虑胃肠道存在问题。所以,我建议他去做无创的粪便基因检测,筛查胃肠道疾病,必要时做一个肠镜检查。我给他开粪便基因检测的单子,结果呈阳性。后续肠镜检查发现是早期结肠癌,结肠癌肿块仅仅1.8CM,也没有其他器官的转移。最后做了腹腔镜的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术后不用化疗。朋友对此结果很满意,早癌可免去后期化疗,患者长期生存率接近100%。
再分享一位65岁患者的例子。患者原先在南方医院做了肠癌手术,腹腔内有癌结节并复发,当时转回了清远市人民医院。经过基因检测,我们发现患者可以接受PD-1免疫治疗。经过半年疗程的治疗,患者腹壁癌结节基本消失。这也是一个基于基因检测创新技术的成功案例。



从医多年,您一直秉持的理念是什么?收获了什么?


我的理念是保持医者仁心,真心和热情并高度专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下,医生的负担比较重,每天面对的病人很多。医生全心全意对待病人,竭诚服务病人,充分得到病人信任和认同是我理想中的医患关系,成为现实中的白衣天使是可以实现的!


我在美国学习工作的时候,医生一天面对的病患较少,但也每天五六点到科室看病历、查房;医生和患者能像朋友一样交流,基本不存在功利关系;我在心理上接受了他们的行为理念,并在临床中努力践行。美国医生接诊的病例较少,而国内医生接诊的病例多,医生动手实践能力强,这是我们的优势;技术操作上,我们总体水平确实比他们高。我们的医疗技术和设备都不差,所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拯救更多病人,在实践中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水平高超的人、德操高尚的人。


关于《基层肠安心》专访栏目


《基层肠安心》专访栏目以全面建设健康中国为行动纲领,推动生物科技前沿适宜技术落地基层,增强县域医共体肠癌预防、筛查和诊治水平,将严格筛选和邀请国内外肠道肿瘤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在基层一线积极开展癌症筛查工作的医生,围绕“中国县域的肠癌早筛、早诊、早治”相关话题,就最新技术进展、临床应用、患者案例等方面进行访谈,让更多的行业从业者和县域患者得以更全面了解肠癌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最新资讯,为实现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目标做贡献!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