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东林教授:各种筛查方式互有优缺,但可优势互补

ZAODX
2021-12-29
“不光是病人,即便是医务人员面对肠镜检查,可能也会有犹豫。”


采访现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任东林教授的回答十分坦诚。


这是发生在12月25日上午的一幕,彼时早筛网在非比寻肠--首届“长安心”病例故事全国总决赛的现场采访了任教授。


大会主席任东林教授

任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国的肠癌发病率有明显提高,这一点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但另一方面,我国肠癌整体治疗水平还待提升,这其中,“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是提升的关键环节。


“肠癌被称为‘懒癌’,发展期可以长达十来年,这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去防治。”任教授认为,肠癌完全是可以被预防的。


以下为本次采访的详细内容。


痔疮还是肠癌?小心被迷惑!

在疾病诊断中,痔疮是经常被误诊的疾病之一。


任教授在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中发现,患者在出现便血的症状时,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痔疮,然后会去购买药物进行治疗。


这时,最容易迷惑人的时刻来了。


“不管是痔疮还是早期肠癌,对治疗都会有一个简单的响应,很可能一用药出血就停止了,”任教授说,“出血停止不代表问题被彻底解决,便血的症状可能隔段时间又复发。”


因此,任教授建议,在对痔疮或是肠癌把握不准的情况下,患者一定要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诊断,切忌因此耽误了。


毕竟,单靠症状就能获得准确诊断的临床疾病,实在不多。


任教授曾带领团队做过一系列的肠镜检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超过30%的患者,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肠道的其他疾病,甚至包括肿瘤。


“所以我们会反复强调,千万不能出现漏诊和误诊。”任教授表示,特别是肠癌高危人群,出现便血症状时,不能自我诊断为痔疮就了事,进一步的明确诊断不可或缺。


肠镜是不完美的“金标准”

那么,怎样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诊断呢?


就目前而言,肠镜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但任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肠镜是不完美的“金标准”。


何处不完美?


自然是患者的依从性。


“不说别人,我做肠镜时心里都有斗争。”


任教授坦言了自己当初做肠镜时的心路历程。既要吃泻药拉肚子,还要克服心里的紧张和害怕,的确花了一些时间做心理建设。


“从当前的肠癌筛查现状来讲,粪便的潜血试验或基因检测,以及肠镜等方式,从技术上来讲是成熟的,但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任教授的心目中,理想的肠癌筛查方式应具备以下特点——


简单方便,安全有效,依从性高,价格经济。


这也是任教授认为肠癌筛查技术未来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就目前而言,虽然各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但也同时意味着可优势互补,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互补式筛查。


“当前肠道疾病在中国有年轻化趋势,个人建议年龄到了40岁,就可以做第一次筛查了。”任教授表示,无论使用哪种筛查方式,都建议适龄人群进行肠道疾病筛查。如果一切正常,等5到10年再做一次都可以,这样于国于家都有益。


这次大赛有趣且有意义

“这次大赛有趣且有意义。”


提到非比寻肠--首届“长安心”病例故事大赛,作为大会主席的任教授,如此评价道。


任教授表示,一个医生的成长,是离不开亲身所经历的病例故事的,这些都是成长所需要的养分。


事实上,任教授甚至曾经有构想过写作一本书,主题就是“案例教育”,希望通过一个个特别有意义的病例故事,促进大家对一些疾病的认识和关注。


“有别于传统的学术会议,这次大赛有严肃的学术话题,也有趣味的生活故事,我认为是集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任教授说道,用这种方式或许可以更好地让更多人,认识到肠癌早筛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任教授最后提到,如果时机成熟,这次大赛中的一些优秀病例故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整理成纸质书册,成为一颗向社会科普肠癌早筛价值的种子。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