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提出“可编程测序模块”行业范式!华大智造重新定义测序未来

2025-10-28

测序真的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自由组合吗?

如果要实现自由组合、随时可用,要通过怎么样的路径达成?

10月24日,在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20)的产业论坛上,华大智造高级副总裁杨梦博士以《模块解耦 智能编排 让测序回归工具本身》为主题发表演讲,面向行业首次提出了“可编程测序模块”行业新范式。

在阐释中,该范式将复杂的测序系统“解耦”为标准化的核心模块,通过智能软件进行“编排”,让测序能力像乐高积木一样,成为可以即插即用、自由组合的基础工具。为了满足这一愿景,华大智造推出了全球首个专为基因测序打造的标准化、可编程核心模块——αBrick。 这标志着华大智造正从“技术并跑”迈向“战略领跑”,展示了与全球伙伴共同推动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普及和极致普惠的理念,致力于定义一个崭新的测序图景。


01


“可编程测序模块”新范式
模块化技术组合,灵活重构

在杨梦博士的阐释中,基因测序行业已跨越“从0到1”的科学仪器定义阶段,当前正面临如何让基因测序稳定、高效、经济地服务于千家医院的“工程挑战”。回顾临床检测发展史,无论是免疫、生化分析,还是分子诊断,都历经了从离散、封闭设备到模块化、自动化流水线的演进。这证明了 “解耦”与“重构”是技术实现规模化普及的必然规律。站在DNBSEQ技术十年的积淀上,华大智造主动拥抱这一规律,打破离散封闭仪器的传统路径,转向一条更开放、更彻底的革新之路。

为此,华大智造提出了以 “硬件重构、智能进化、供给革新” 为三大支柱的 “普惠未来”愿景,提出了以 “可编程测序模块”为核心的全新解决方案,推出全球首个专为基因测序打造的标准化、可编程核心模块——αBrick。它被设计为基因测序的 “能力原子”,其核心价值在于:



硬件重构:

作为一个标准化的信号读取——测序数据生成模块,αBrick可通过标准化接口,像高性能显卡一样轻松嵌入任何第三方自动化系统,使测序能力成为一种即插即用的基础资源。



智能进化:

配合αBrick的AIO智能中枢扮演“大脑”角色,能够根据实际应用流程,智能编排任务、调用各个功能模块,实现试剂装载和上样后全流程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将复杂留给自己,将极简的操作体验留给用户。

“这不仅是产品的迭代,更是产品定义权的变革。” 杨梦博士强调,“我们正从制造一台台封闭的测序仪,转向提供开放、智能、可编程的测序核心能力。这标志着测序技术真正开始‘回归工具’本身。”

这一前瞻范式的提出,源于华大智造在近两年一系列扎实的技术探索。从2025年1月实现建库与测序无缝衔接的AIO一体机,到2月融合生成式AI工具、突破效率瓶颈的闪速测序方案,再到9月成功验证的 “小时级”微生物速测闭环——在实践中足以验证,通过“模块化”与“智能编排”系统性地解决临床规模化应用的复杂性,已是必然方向。

在供给革新层面,华大智造将核心耗材从复杂非标的昂贵用品,转化为检验科熟悉的、即撕即用的标准试剂形态。测序耗材使用一体化设计,通过复用建库模块的移液臂实现试剂组分的精准转移,驱动文库加载与测序生化流程。试剂采用多反应灌装形式,无需频繁地进行耗材准备以及上机、下机处理,智能软件自动监控试剂余量与效期等信息。未来还可以结合可复用测序载片,实现总拥有成本(TCO)的大幅度压降。这一变革极大地降低了开机成本,少量样本也可灵活启动检测,测序试剂可按需消耗,从而大幅降低使用门槛,为测序技术在各级医院的规模化普及扫清了关键障碍。


02


向全球伙伴开放αBrick的完整标准体系

为推动新范式落地,杨梦博士在现场宣布:华大智造将基于自发光测序技术,向全球伙伴开放αBrick的完整标准体系。除整合进入AIO建库测序一体机产品外,αBrick标准化模块也可针对不同的需求,与其他自动化设备模块整合,灵活重构,打造针对不同检验流程的全自动化易用方案。

未来,华大智造将以前瞻性的“可编程测序模块”理念与开放共赢的生态战略,持续引领测序行业迈向下一个智能、普惠的十年,让测序真正从“高大上”的科研利器变成人人可及的普惠工具。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