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登革热传播快两到三倍!基孔肯雅热已确诊超3000例

2025-07-24

7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在入境人员常规监测中发现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随后两周,病例数呈指数级上升:

  • 7 月 19 日 18:00,累计 1873 例;

  • 7 月 22 日 12:00,累计 2659 例;

  • 7 月 23 日 18:40,全市已报告 3195 例确诊病例,全部轻症,无死亡


世卫生组织专家近日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世卫组织虫媒病毒小组负责人迪亚娜·阿尔瓦雷斯说,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给卫生系统带来压力。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科学家何剑峰讲述,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广东,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

基孔肯雅热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刚开始: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5天就退疹。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个别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两三个月。

目前,广东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但同时也需要关注新生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些人群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热容易出现并发症。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传播途径完全一样,都是伊蚊传播。防控措施一样,都是对发病人员进行防蚊隔离,灭蚊和清理孳生地和做好个人防护。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比登革热传播快两到三倍。虽然两者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皮疹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基孔肯雅热是小关节疼痛明显,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

基孔肯雅热是伊蚊传播,伊蚊是依靠积水繁殖后代的,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近日发布定点收治医院名单,如有出现相关症状,可以到官方定点收治医院进行治疗。
图片



进群、合作、投稿请扫码: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