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凯检验CEO何逖博士:做临床认可、大众易用、成本可控的肿瘤早筛早诊产品

2020-11-13

《癌症早筛 KOL 100》访谈栏目由早筛网、基因谷、医世象联合出品,全网发布。



癌症早筛KOL100系列专访

NO.8



吉凯检验CEO 何逖博士


求学经历:

1999-2003年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2003-2008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校区学习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师从于美国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ax Cooper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在人类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转录调控机制。并获得博士学位。本科期间发表SCI文章一篇,博士期间发表SCI文章四篇。包含有Nature Immunology,Proc Natl Acad Sci U S A,J Biol Chem。


工作经历:

2009-2011年在上海生物芯片中心工作,参与撰写和制定第一部生物样本库标准。


2011-2015年参与伴随诊断产品的开发,成功开发了基于分子病理技术的cMET伴随诊断方法的开发,临床试验和报批工作。


2015年至今一直从事肿瘤和遗传病早诊早筛产品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获得发明专利4项。申请第三类创新型医疗器械两项。获得浦东新区产学研基金项目支持一项。





“肿瘤早筛早诊很有可能是未来主角。”何逖告诉早筛网,伴随诊断的产品需要依赖药物研究的发展以及药厂的市场开发。相比之下,他认为肿瘤早筛早诊对普通人来说更有意义。


2015年,吉凯基因开始在业务上进行扩展,希望在疾病诊疗市场输出自己的力量。此时,何逖正好在一家大型医学实验室,成功开发了基于分子病理技术的cMET伴随诊断方法,并进行了临床试验和申报工作。作为校友,曹跃琼与何逖逐渐熟悉,经常在一起讨论分子诊断的行业前景和未来可能,肿瘤早筛早诊是两人都认同的方向。同年,何逖加入吉凯基因出任医检所总经理,并且成立医学检验事业部。



01



以科研的态度做研发,在用户角度做产品

基于吉凯基因多年在科研积淀,在肿瘤早筛产品的研发中,无论是实验数据还是产品打磨,吉凯检验都保持了一贯的严谨风格。对质量的苛求,早已经深入在各个环节中,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在检测路径上,除了大多数肿瘤早筛公司都选择的甲基化检测外,公司还融入了飞行质谱检测平台,所有的临床数据都要求做设盲,力求通过多个技术平台让检测结果更准确、更真实、更客观。


“目前来说肿瘤早筛早诊行业还面临诸多挑战,所以我们对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都有非常高的标准。”何逖这样解释,他希望在快速推进产品的同时,也能让产品经得起市场考验。在产品设计及研发过程中,吉凯检验也选择一个一个地进行突破,力求把每一个环节都做扎实。临床的问题已经够多了,他们力争从技术角度给临床带来更多的答案,而不是新的困惑。



02



癌种选择:有闭环、有价值

人们最早对肿瘤早筛的畅想,是希望通过一次检测筛查多种癌症。“但这在目前来讲是不现实的。”何逖告诉早筛网。基因与肿瘤之间的关联非常复杂,若一次检测多种癌症,这种关联将更加难以确定。


何逖认为,即便实现了针对一次多种癌症的检测,按照目前的水平,仍然需要再进行进一步的逐一排查。“撇开技术难度不讲,用户需要付出的经济和心理成本也会非常高。”他补充道。因此,吉凯检验倾向单一癌种逐步突破,让用户在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后续的确诊。过早筛查的意义不大,因为临床无法闭环,只会让受检者生活在惶恐中。


而在癌种的选择上,吉凯检验也倾向能够临床干预,或者能够拿出比目前筛查手段更有优势产品的癌种。“有些癌症在临床上已经有非常好的筛查手段,五年生存期已经很高,或者影像和免疫的方法可以做到不错的性能。分子诊断产品要么效果无法做到更好,要么在成本上需要付出更多。从用户角度来说其实性价比不高。”


何逖表示,“我们会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去评估,考虑产品的社会价值。“他认为,在选择早筛方向时,除了考虑发病率和市场外,同时也应该考虑相比临床现有的筛查技术,分子诊断技术是否更具优势和性价比,应该考虑筛查之后,临床上是否能够继续干预。相比之下,吉凯检验更加偏向肠癌、甲状腺癌和肺癌早筛产品的开发。


2019年发表的2015年中国肿瘤年报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已从2013年的第6位,快速上升到2015年的第3位。不仅发病率和致死率在不断攀升,发病人群具有明显的年轻化,城市化趋势。


肠癌发病过程缓慢,从腺瘤到肠癌通常需要5-10年,早期肠癌的治愈率高达95%以上。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只要建立合适的早期筛查方案,肠癌完全可以被控制。这也是吉凯检验选择结直肠癌作为肿瘤早筛方向的原因之一。


经济水平提升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随之提高。然而目前临床上结直肠癌筛查的技术都比较落后,30年间,除了肠内镜就再没有更多的技术诞生。分子诊断技术的介入,恰好满足了线下的临床需求,给肠癌早筛早治的实现带来了可行方案。


“我们并不指望自己的产品能够改变世界,只是希望能比现在的诊疗水平进步一点。”何逖这样表示。


吉凯检验结直肠癌早筛产品常佑康®设计研发之初就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等国内十余家三甲医院合作进行产品的临床性能验证,经过上千例临床样本的检测,产品对早期肠癌尤其是腺瘤的筛查率明显优于现有的检测手段,该产品的检测服务目前已经推向市场,并与中国人寿达成了合作。


同时,肠癌早筛项目也得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产学研专项的立项支持,为产品的后续研发和产品的迭代更新提供了更多的助力;甲状腺癌、肺癌的早筛产品也正在开发中。除了居家筛查外,吉凯检验也在积极探索肿瘤早筛早诊与体检、康养、医院、民生项目等场景的结合。



03



任重道远,肿瘤早筛企业的价值实现

在“健康中国”的规划中,肿瘤早筛是非常重要的指标。2018年12月,国家卫建委发布了《18种癌症诊疗规范》,自此体外诊断相关癌症早筛在医疗市场终于有了“通行证”,也标志着体外诊断早期筛查手段也被列进了主流筛查手段。


毫无疑问,“诊疗规范“的发布是千亿肿瘤早筛市场的新机遇。但是作为在转化医学和诊疗领域耕耘多年的企业,吉凯检验对肿瘤早筛有更多的思考。


国内肿瘤早筛研究于2012年左右起步,目前已是一幅百家争鸣的景象。但在科研端,尽管得到了不少权威专家的支持,国内还鲜有公司像Grail那样拿出登上《柳叶刀》、《新英格兰》的成绩;在市场端,产品模式、市场途径以及产品定价都还有待打磨。何逖认为,唯有一丝不苟地继续研发,了解市场并满足市场需求,才是实现肿瘤早筛企业的自我价值的可靠路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于吉凯检验

吉凯基因依托十八年持续的研究积累和丰富的临床资源,已发展成为一家以标准化科研大数据为驱动力、以持续开发创新靶点药物为手段、以提高中国高发少药疾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使命的平台型公司。


上海吉凯医学检验所承担母公司吉凯基因 “精准医学”总体战略中“精准诊断”的战略模块,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检测平台和检测技术,服务内容着眼于肿瘤全病程管理,以肿瘤早期诊断、用药指导、预后和复发监测相关的基因检测作为主要业务。


在早期辅助诊断方面依托于肿瘤特异的抗体组、甲基化组等特异的检测手段;用药选择诊断方面依托于靶向药物驱动基因谱和耐药基因谱的检测等;而预后和复发检测利用最先进的活检技术,针对常见的耐药位点和药靶位点检测,以便为复发病人提供最新的治疗方案。


上海吉凯医学检验所依托先进的检测技术平台,客观公正的发布检测报告,为肿瘤预防、早诊、治疗和病人关怀做出自己的贡献。



《癌症早筛 KOL 100》访谈栏目由早筛网、基因谷、医世象联合出品、全网发布,本栏目旨在邀请国内外肿瘤领域的专家和企业领军人物从“产、学、研、医”的不同角度,分析癌症早筛的技术路径、临床转化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行业前行和百姓福祉指明方向。如果您(个人/机构)希望在癌症防治(早筛早诊早治)宣传科普中贡献一份力量,请与我们联系:

早筛网 陈老师 13425578893
基因谷 张老师 15821074273
医世象 王老师 18701871600




为促进行业交流,早筛网建立了“癌症早筛行业交流群”,有意加入的读者可扫码添加管理员微信,请备注“姓名-单位-职位-城市”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