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陈万青教授团队通过总结当前国内外癌症筛查经验和进展,对老龄化人群中癌症筛查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JNCC于2022年8月6日在线刊载了陈万青教授团队题为“Cancer Screening in the aging population: Where do we stand and what can we do?”的观点性文章,旨在推动老龄健康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寿命长度和质量的提升,维护老年人群身心健康,推进老龄化健康发展。文章所涉主要问题及观点如下:
问题
01
是否有必要在老年人群中开展癌症筛查?
癌症筛查是减轻癌症负担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健康中国行动提出进一步推进癌症筛查,提高癌症总体五年生存率。美国Healthy People 2030计划也倡导推广循证支持的癌症筛查,提高老年人群中包括筛查在内的临床预防服务占比。 另一方面,癌症筛查的潜在危害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甚至有可能超过获益。老年人群面临更大的死亡竞争(即由非肿瘤原因造成的死亡)风险,导致癌症筛查的获益率降低。过度筛查通常定义为超过推荐筛查年龄上限或预期寿命小于10~15年的人群接受癌症筛查,因此老年人承受过度筛查的可能性更高。美国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老年人经历了至少一次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的过度筛查。此外,阳性筛查结果带来的身心压力、不必要的诊断干预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