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雪莉教授:科学防治乳腺癌,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22-08-08

在去年世界癌症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发布了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在女性人群中,乳腺癌不仅是发病第一,癌症死亡率也高居第一。中国所在的东南亚地区,乳腺癌虽然不如欧洲、美国、澳洲等地区高发,但我国如今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加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老龄化进程,乳腺癌对我国女性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因此,该疾病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迫在眉睫。


近日,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中心副主任莫雪莉教授来到“名医谈肿瘤”栏目,与我们分享她对乳腺癌防治的见解。


专家简介

莫雪莉 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乳腺中心 副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专委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CITY OF HOPE 国家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从事乳腺肿瘤内科临床及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工作,擅长乳腺癌早期诊断及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

防癌意识要增强,居家自检有助于及早发现

“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再加上业内人士不断地科普宣教,越来越多人了解到了预防癌症的重要性,国民防癌意识在不断增强。但乳腺癌是一个发病比较隐匿的疾病,早期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很多病人在发现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莫主任对于这样的现状非常惋惜!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莫教授提倡广大女性朋友关注乳腺健康,加强防癌意识,除了每隔一两年去医院做一次筛查,还可以学习居家自检,观察身体变化,最好能做持续记录,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变化。

居家自检,选好时机很重要。女性朋友可以挑选月经周期的第七到十二天,这个时候乳房最软,若有异常容易发现。如果没有月经或者已经绝经的女性,可以选择每月固定的一天进行观察自检,有规律地跟踪记录乳房的情况,前后对比更易发现异常。另外,乳房自检要选择光线较充足的地方,以便观察地更仔细。

自检的步骤是“一看二摸三挤压”。看,主要是看双侧乳房是否对称,皮肤有没有像橘皮样的肿胀、像酒窝一样的凹陷,乳头有没有上抬、内陷等等。摸,是用指腹以画圈的方式从外周向乳头的方向检查,并且沿着一个方向,比如顺时针方向,从外周到中心重复上述检查。同时,还要注意触摸腋窝,看看有没有包块。挤压,就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乳头的根部,向下按压,再向中心挤压,看看有没有液体流出。如果有的话,要注意观察液体的颜色。

自检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任何异常的情况,都应及时就医。

筛查方式多样化,高危人群建议提早筛查

除了居家自检,借助仪器来进行筛查也非常重要。国际上对于乳腺癌筛查最推荐的方法是X线检查。X线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早期乳腺癌筛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一些微小钙化灶,这类钙化灶有可能会是早期的癌变。但因为X线检查对仪器以及技术人员、阅片医师的经验等方面要求比较高,所以限制了X线筛查的普及。另外还可以根据乳腺致密性和乳腺癌高危因素等考虑联合B超、磁共振等检查手段来帮助筛查。

提及做检查的频率,莫教授建议一般人群在40岁以后开始筛查,每1-2年一次。对于高危人群,建议40岁以前就要开始筛查,每6-12个月做一次查体和B超,每年做1次X线检查,有必要时要联合乳腺磁共振进行检查。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莫主任说道:“高危人群是指那些有肿瘤遗传背景、有相关基因突变、月经初潮较早(12岁以前)、绝经较晚(55岁以后)、未生育未哺乳、过度肥胖以及生活作息方式非常不健康等人群。”

科学防治乳腺癌,盲目保健不可取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女性朋友一定要对自己的乳腺健康负责。”有个让莫主任印象很深的病人,在早期就发现了乳房长了个包块,但却没有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而是选择去美容院按摩疏通,按摩的结果不太理想,她又跑去艾灸、拔火罐等等,做了一堆的保健项目。等到病情变得更严重了,才到医院就诊。“到院就诊时局部的肿块非常大,从外观看皮肤已经有了侵犯,整个乳头快被肿瘤侵蚀掉了。”很遗憾,这个病人最后做不了保乳手术,只能把乳房整个切掉了。不幸中的万幸,这个病人还没有发生远处转移,治疗效果还不错。

因此,莫主任倡议广大女性朋友一旦发现乳房有问题,应积极就医,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采取科学的诊疗方法以期早日康复。



“名医谈肿瘤”访谈栏目由早筛医声、早筛网和南方医学网联合开展。本栏目拟邀请肿瘤诊疗领域的知名院长、医生等权威专家,围绕肿瘤的诊疗现状、防治策略、早筛早诊早治技术进展、临床心得、患者科普等多方面进行访谈,让更多业内人士以及老百姓关注肿瘤防治,全面了解肿瘤相关专业知识,做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访谈将以图文形式发布,在早筛医声、早筛网和南方医学网官网等平台宣传报道。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