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DX世界肿瘤早筛大会——分论坛
外泌体微囊泡前沿论坛
7月15-17日,国内首个聚焦于肿瘤早筛的盛会——ZAODX世界肿瘤早筛大会在广州长隆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大会聚焦全球早筛前沿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构建全球顶级交流平台,帮助产业提升全球化合作能力和科技成果市场转化应用能力。
7月17日上午,大会分论坛“外泌体微囊泡前沿论坛”顺利举办,论坛特邀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陈凯煜先生担任主持人,并邀请了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肿瘤精准医学和病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肿瘤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灏教授,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张芹教授,深圳泌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蔡延玲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史家海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胶质瘤课题组组长康春生教授,深圳汇芯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萌女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侯翰伟教授。
本次大会线上线下共吸引超过400万人次观看,“外泌体微囊泡前沿论坛”现场座无虚席,线上线下共吸引超过14万人次观看。
精彩演讲环节
张灏教授
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肿瘤精准医学和病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肿瘤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灏教授
《肿瘤液体活检下半场的黑马和关键先生》
张灏教授指出,肿瘤早筛是块硬骨头,但必须要啃下,因为这是我国癌症防控工作的“刚需”。外泌体可以在癌症防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是液体活检后半场的黑马明星,可以解决CTC和ctDNA无法解决的瓶颈问题。外泌体在液体活检发展早期是CTC和ctDNA的替补,但根据如今发展阶段来看,外泌体成为液体活检技术领域的主角、黑马和关键。张灏团队深耕外泌体领域,基于RNA和唾液,开发了唾液外泌体检测平台,并进行了系列的临床研究和验证,包括肿瘤早期检测、疗效评估、监测复发等检测和治疗两大应用领域的试验工作。
张芹教授
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张芹教授
《外泌颗粒中的转录载体》
张芹教授表示,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细胞外纳米颗粒,称为Supermeres,其富含多种临床相关生物标志物(TGFBI、miR-1243、APP、MCT、GPC1),对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心脏病的筛查诊治等具有重要意义。
蔡延玲博士
深圳泌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蔡延玲博士
《单外泌体的高通量精准检测与疾病的液体活检》蔡博士介绍了外泌体的产生、存在、去向、靶向和功能及其临床应用等,并引出了单外泌体表面蛋白分析新技术—邻近编码技术,该技术可高通量地编码标记样本中的单外泌体表面蛋白,能够用于精准识别和量化从健康和疾病的特定组织释放进入血液中的外泌体。史家海教授
《基于红细胞胞外囊泡的新疗法》
史教授向我们讲述了红细胞外囊泡(RBCEVs)递送核酸药物治疗癌症的有效性。红细胞外囊泡能够在表面上共价连接上多肽和纳米抗体,这些连接物之间是一个共价的连接,因此比较稳定。连接上的靶向性多肽和纳米抗体能够提高靶向细胞接收红细胞外囊泡的接收率。在这些靶向的红细胞外囊泡里装载上小分子药物和RNA药物可以实现红细胞外囊泡的靶向性递送,从而增加了靶向治疗效果。
康春生教授
李萌女士
深圳汇芯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萌女士
《外泌体的高效纯化技术及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侯翰伟教授
《ExoArc:一种用于可调节血液分离和分离血液中循环胞外囊泡的微流控平台技术》
侯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一种用于血液分离和分离血液中循环胞外囊泡的微流控平台技术ExoArc,他表示,血液是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来源,而ExoArc分离技术能够在10分钟内完成1毫升全血处理,分离出小/微粒子(如血小板,细菌和细胞外囊泡),省时便捷。
圆桌讨论
在张灏教授的主持下,张芹、蔡延玲、史家海、康春生、李萌、侯翰伟等嘉宾围绕“外泌体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展开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ZAODX世界肿瘤早筛大会于7月15-17日顺利举办!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大会精彩回放。
大会概况
✓
ZAODX世界肿瘤早筛大会
✓
时间:7月15-17日
✓
地点:中国·广州·长隆国际会展中心